近日,定金不退“小米汽车定金不退”话题多次上微博热搜,背后引起公众热议。权话据报道,定金不退3月28日,背后小米汽车上市27分钟大定突破5万辆。权话截至3月29日中午12点,定金不退小米汽车客服体系接到消费者退单及改配需求,背后共计469例。权话(据3月30日《南方都市报》报道)
针对部分消费者退单及改配要求,定金不退小米汽车官方发文回应称,背后公司为用户提供了7天犹豫期,权话同时也提供了主动锁定配置的定金不退选择。一旦锁定配置也就意味着锁单完成,背后车辆将进入生产阶段,权话配置无法再次修改,定金不可退。
购车定金支付流程与汽车购买协议,采用经营者提供的格式条款。本次消费争议焦点之一就是该格式条款相关内容是否对消费者进行了充分说明与告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对经营者正确使用格式条款的义务进行了规制,对于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经营者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并按照消费者要求予以说明。笔者通过小米汽车官方APP和官方小程序分别进行了定购操作,在确认定购环节的“定金须知”和汽车购买协议中,经营者对于定车犹豫期时限、定金无理由返还和锁车定金不可退等关键信息进行了说明。
消费争议焦点之二是经营者提供的格式条款是否有失公允,是否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消费者的责任或者限制消费者依法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等权利。小米汽车提供了7天超长定车犹豫期,在支付定金后7天内,消费者可以随时修改车辆配置;消费者一旦主动锁定订单,则配置无法再修改、定金不退。定金须知里的关键信息采用明显颜色标注,汽车购买协议中的关键信息字体采用加黑加粗处理。从经营者履行法定义务角度,小米汽车没有加重消费者的责任,并且让渡了部分权利。
消费者知情权与自由选择权应该得到充分尊重与保护。与此同时,消费者也应科学抉择、理性消费,切忌盲目跟风、冲动消费。公平公正、透明高效的市场环境,既需要经营者真正切实履行法定义务,也需要消费者正确实施法定权利,两者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小米汽车定金不退”消费争议中,部分消费者对于“定金”与“订金”概念的认识偏差,成为该起消费争议中第三个焦点问题。在高关注度的消费维权事件中,通过专家抽丝剥茧、条分缕析的解释“定金”与“订金”等法律概念,消保维权领域的法律法规常识也得到了一次高效的宣传普及。
《消法》和即将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对消费争议的化解提供了多元化的解决机制。将消费争议化解在源头,采用和解的方式快速解决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纠纷,是社会各方倡导和乐见的争议解决模式。希望“小米汽车定金不退”消费争议的解决,能够成为企业品牌建设过程的“加分”案例,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则倡导科学理性消费的优秀范例。(徐文智)
责任编辑:游婕“簪花小姐姐”连连夸赞 高州龙眼甜蜜登陆东莞_南方+_南方plus7月27日,继广州、深圳之后,高州龙眼·湾区共享—五城联动展销品鉴活动又来到了东莞。以东莞华南mall为起点,经过国贸中心、西溪古村、 ...
观摩会现场。执法人员讲解“作弊秤”的识别技巧。观摩听取计量器具管理、制度机制、日常巡检、纠纷处置、公平秤设置等情况介绍。观摩智慧化运营、信息化管理等市场规范化建设情况。在“5•20”世界计量 ...
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记者刘铭)4月23日上午,第二届成都高价值专利大赛——天府诸葛杯•2024高价值专利大赛在四川天府新区正式启动。本届大赛由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成都市市场监管局指导,四川天府新 ...